第475章 :唐国新都-《覆秦》
第(2/3)页
吴广见状,就知道群臣诸将在陈平的引导下,几乎达成了共识,选择了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。
而陈平的那句“天下之中”和群臣的反应,也让他想到了一些东西。
昔日秦始皇征服六国,统一天下后并没有在咸阳坐享富贵,反而多次出关东巡,南到会稽,北至碣石,东边巡行齐鲁,可谓是大动干戈劳师动众,甚至这位始皇帝最后还死在了东巡的路上。
其原因正是关东不稳,皇帝坐守咸阳而难以控制广大的关东地区,需要多次东巡以进行震慑,宣扬皇帝的威严,加强对新征服土地的控制。
现在离秦、战国之世不远,六国灭亡到现在也才二十多年,许多六国时的老人尚在,地域之分并未革除,天下人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识。
吴广无贵胄身份,又取天下太快,根基不稳。
这种时候他如果和秦皇一样坐镇关中,难免会对一些偏远地区丧失控制力,最后要不然得学秦始皇那样多次巡视。要不然就得学汉高祖那般,通过大量的分封同姓诸侯王,将燕赵齐鲁荆楚的当地人同化后,才能逐步形成统一的“汉”意思。
定都洛阳,不一定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,但也能大大缓解。至少哪一个地方出现问题,可以更快的反应过来,并作出相应处置。
在这一点上,洛阳相比咸阳是占据了优势。
他目光扫了一圈,最后落到刘邦的脸上。
“汉侯认为迁都洛阳如何?”
刘邦没想到吴广会突然问自己。
他忙道:“回陛下,臣觉得洛阳好啊!”
“昔日臣当亭长的时候,曾前往咸阳服役,从洛阳城外经过,见其城池广大,繁华富饶,正是天子之都所在。以前周天子定都在洛阳想来也是有原因的。而且臣觉得如果定都在洛阳,至少天下黔首前往都城服役,就不用跑那么远了,嘿嘿。”
刘邦的话引得众人皆笑。
不过这也是一个理由。
昔日秦国定都咸阳,关东之人前往咸阳服役,一走就是上千里,甚至数千里,对关东人的负担很大,让人闻役而色变。刘邦就是押人去咸阳服役的路上见人都跑的差不多了,干脆心一狠也跟着逃入芒砀山为寇,他深知国都太偏远会对百姓造成很大的负担。
“汉侯不愧长者,能知百姓疾苦啊。”
吴广点头赞了一声。
他之所以询问刘邦。
是因为历史上刘邦称帝后,就是选择了在洛阳定都。
洛阳。
这本是西汉王朝最初的都城。
史书载“天下大定,高祖都洛阳,诸侯皆臣属。”“高祖欲长都洛阳。”
不仅是刘邦这个皇帝想在洛阳定都,就连其麾下群臣也都心属彼处。
“高帝问群臣,群臣皆山东人,争言周王数百年,秦二世即亡,不如都周。”
汉初君臣,从上到下多欲在洛阳建都。
最后迁都关中,主要还是因为娄敬和张良的劝谏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