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一章-《东宫捕妾》
第(2/3)页
总不能是他贪了治灾的银子吧,老夫人忙摇摇头,不可能,当初救助灾民,大儿还来自己这个亲娘面前哭过穷,自己心软还被套去了好几万两银子。
大儿在从来都不是个糊涂人,又一心奉公,不会干这样让人骂祖宗的事儿的。
二儿,老夫人默了默问大儿媳妇,“而房两口子最近可还好?”
倒不是她觉得二儿是个黑心爱贪的,只是论操心还是二房事多,从二儿两口子到他们养出来的孩子,就没个乖顺的。
本来吧,这外地为官,血亲朋故之类的关系是要酌情避嫌的,亲兄弟那是大写的不行。
当初大儿陡然被派了外任,自己在京城待的也烦,就随他一家来了河东,留下二儿和其他几个孩子在京。
谁知过了两月,二儿就拖家带口的上门了,一问才知,是他特意找人托关系把自己调过来的,要不是死鬼丈夫不看重他,只怕能从地底下气的爬出来揍他。
当然自己活得好好的,不用爬,直接拎起鸡毛掸子就抽!放着闲散又清贵的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不做,跑来这儿作妖,真是气的她想送他新投胎。
什么舍不得母亲和兄长,屁话!
多大的人了,再说了同为亲兄弟,除非做京官一起上朝,不然根本不可能在一个地方任职的。
他倒是屁颠屁颠地跑到隔壁府城当通判去了,留下妻儿老小在这儿折磨老娘嫂子。
这是来伺候她的吗?这明明是来折腾她的!
二儿自己是想一出是一出,生出来的孩子也跳脱,偏偏老二媳妇是个不太大方的性子,单知道计较自己的得失,一点儿也没有当家主母该有的脾性。
大夫人虽不明白两人正说着二娘子亲事呢,婆婆怎么又想起二弟妹两口子了,但是既然婆婆问了,身为最优秀儿媳妇的她,自然要答的,“前两天二弟才来信,我看着弟妹心情不错的样子,大老爷回来我也问了几句,说是一切都好。”
大夫人以为婆婆想儿子了,宽慰道,“母亲别急,再有三五天,又到二弟休沐的时间了,您就能见到他了。”
老夫人闻言一脸嫌弃,她可不是想儿子了,她是担心二儿官场上有什么变故,她都是有孙子孙女的人了,儿子且往后靠靠,有什么好亲香的。
第(2/3)页